河北工会风采

河北省总工会全方位融合“职工之家”APP 促进工会工作数智化提效升级

2025-07-14 09:34   来源:中工网

一、案例概述

河北省总工会依托“职工之家”APP技术框架与数字身份体系,60天内建成“职工之家·河北”客户端,形成“全总能力底座+河北特色服务”的数智化升级路径,为缺乏自有APP的省级工会数智化工作探索出一条低成本、高效率、可持续的提效升级路径。

图片1

二、针对问题

▲缺乏自有移动客户端:长期依赖PC端及微信公众号、小程序等第三方平台为职工提供服务,建设自主性不足。

▲身份认证与数据互通难度大:各平台数据标准不一,工会会员身份认证困难,跨层级、跨区域数据共享难度大。

▲服务资源较为分散:省市县三级工会服务资源重复开发,基层活力未释放,精准服务缺乏数据支撑。

▲协同机制不完善:省级统筹与基层执行脱节,资源调配滞后于职工需求变化,服务响应效率有待提高。

三、主要做法

(一)搭建双轨并行平台架构。

▲技术融合:遵循全总统一技术标准,采用“原生APP插件化”开发模式,在“职工之家”APP内嵌入“河北板块”,同步集成全总入会转会、12351热线等12项通用功能,实现“零代码”快速部署。

▲特色开发:叠加开发“冀工学堂”(思想引领)、“冀”高一筹(技能大赛)、工匠学院(技能培训)、“创新案例库”(典型推广)等8大本地化应用,形成“全总通用功能+河北专属服务”双轨并行的门户架构,既确保平台兼容性,又突出河北地域特色,满足职工多样化需求。节约建设维护成本90%以上。截至6月底,“职工之家·河北”APP下载量近50万次。

(二)创新数据整合与身份管理。

▲数据整合:以全总数据标准为基准,整合工会会员库、工会组织库等26个专项数据库,整理汇总214万条数据,建立147项指标体系,构建全省工会“数据中台”。

▲身份互通:依托全总数字身份卡包,为每位会员生成唯一数字ID,实现跨平台身份认证与数据互通,突破了地方工会身份管理技术瓶颈。通过这种方式,不仅降低了数据开发成本,还为精准服务职工筑牢了数据基础,让工会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职工需求,提供个性化服务。

图片3

(三)构建三级协同服务矩阵。

▲分级管理:积极探索在“职工之家·河北”APP开设省、市、县三级平台及管理后台,构建“1+N”服务矩阵(1个省级智慧工会平台统筹,N个特色市、县服务子平台协同),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优势互补。

▲智能监测:搭建省级管理驾驶舱,实时监测APP访问量、职工需求热力图等18项指标,为服务资源调配提供数据支撑,确保各级工会能够在统一平台上高效协同开展工作,提升工会工作的整体效能。

(四)打造服务资源融通体系。

▲能力共享:依托全总数据接口,向市、县工会开放会员画像、需求分析等数据服务能力,支持基层工会直接调用“积分商城”“电子书屋”等标准化组件,避免重复开发,有效释放基层工会活力。

▲全流程管理:基于全总服务地图,创新构建河北工会“三级服务网格”,打造“需求上报—资源匹配—服务落地”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,实现服务需求精准识别、资源高效匹配。

四、经验启示

▲“融合”降低开发建设成本:复用“职工之家”APP通用功能,通过“原生APP插件化”开发模式“零代码”部署,大幅降低单独开发建设成本。

▲“融合”提高建设效率:“职工之家”APP具备成熟的开发模式和丰富的功能模块,通过“融合”,省级工会能够迅速完成技术对接,实现相关应用的快速搭建与部署,提升了数智工会建设的整体效能。

▲“融合”促进可持续:“职工之家”APP的持续升级能够为地方工会提供稳定的更新迭代基础,省级工会数智平台与全总资源实现深度融合,借助全总优质资源,上下资源共享、共同推动,确保了技术更新与服务优化的持续性。

责任编辑:郭丽娟